close
我覺得台灣的談話性節目真的是一種奇蹟
上從政治、時事、消費、 靈異,只偠你想的到的,甚至你想不到的題目都有人做
而你看的到的媒體聞人或者連一般的販夫走卒都可以上節目講講自身的看法
當然這也是台灣可貴的地方
但有時我會想
是什麼樣的人才會去看這些節目
渴望求知、生活太苦悶、還是希望透過媒體的名嘴講出自己的心聲,藉此和大眾有所共嗚
當然節目一多就會有a咖、b咖的節目和主持人
單就收視率和知名度來說
57金錢爆[劉寶傑]他嚴格來說應該算是比較二線的節目和名嘴
事實上他的名嘴角色做的卻也非常稱職
就我觀察
名嘴有大概的二種
一種具有影響力且稍具信用的
另一種則只具影響力
就我自己的感覺
劉寶傑很不幸的就屬於後者
有影響力,但非信人
很粗淺的可以看到
他在節目上總是口若懸河、一派輕鬆寫意,輔以媲美演技的肢體語言
這讓我想到戰國的說客、辯士
趨利而無定
有的只是技巧而無中心思想
無法感受到這個人的誠意、正心
透過這樣而能積累的信用到底有多少
是減分還是加分
我想都值得來思考
當一個比較具正面意涵的媒體人
影響力和信用力應該是一體二面,缺一不可的
如此長袖善舞的表現
看在一般民眾眼裡或許是深有同感
但若冷靜理智的看待
你就會發現那不過是一種沒有中心思想的洗腦儀式
PS:越看越覺得劉寶傑的肢體動作真的很假,很不自然
全站熱搜